腾讯机器人实验室:最新研发成果人居环境机器人“5号”正式亮相

9月24日,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最新研发成果人居环境机器人“5号”(The Five,小五)正式亮相,小五具备一系列创新技术和能力,目标是成为可以与人居环境和谐相处的通用机器人。作为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最新一代机器人,小五集合了此前多代机器人研发的核心能力,融合了四腿轮足复合设计、大面积触觉皮肤、多指灵巧手以及安全人机物理交互等多项自研技术,实验表明,小五可在真实人居环境中完成行走、搬运物体等动作,处理复杂任务,与人进行交互。

四条直线腿和轮足复合的设计,让小五既保持了足式机器人的越障能力,也保持了轮式机器人运行的效率,让机器人在平地上有更快的速度。而统一的控制框架,让小五通过感知环境信息实现地形识别和精准定位,进而实现了对多地形的自主适应,移动与操作一体化的全身运动控制,及各模态下稳定、高效、灵敏的移动能力。另外,依托触觉和视觉感知,以及识别、规划和控制算法,小五能够与人类进行安全舒适的物理交互,并准确地理解、预测并满足人类的日常行动需求。

腾讯机器人在养老方面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生活照料与护理方面:
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移动:对于身体机能衰退、行动不便的老人,机器人可以辅助他们起身、站立、行走、上下床等,比如腾讯的 “小五” 机器人可以抱扶老人起身,还能推轮椅陪老人活动,帮助老人进行短距离的移动,这大大减轻了老人自身移动的困难,也降低了因行动不便导致摔倒等意外发生的风险。

日常起居的协助:机器人可以承担一些日常的体力劳动,如帮助老人拿取物品、开关门窗、整理衣物和床铺等。腾讯机器人的多指灵巧手等技术使其能够完成这些精细的操作,让老人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尤其是对于体力较弱或肢体活动受限的老人来说,机器人的帮助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减轻养老服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提高服务效率:在养老院等养老机构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较重,腾讯机器人可以承担一些重复性、规律性的工作,如送餐、送药、搬运物品等,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服务效率。这样护理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和情感需求。

补充护理人员的不足:目前养老服务行业面临着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腾讯机器人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护理人员的不足,为老人提供基本的照料和服务,保障老人的生活质量。

推动养老服务的智能化升级: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腾讯机器人的出现为养老服务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模式,推动了养老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例如,通过机器人与智能家居系统的连接,实现老人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打造智能化的养老环境;利用机器人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等。

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腾讯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智能养老设备的制造等。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还能为养老服务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产品选择,促进养老产业的升级和完善。

相关阅读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