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守护,与老同行《隐形的守护:腾讯银发科技蓝皮书2022》发布
编者按:2022年7月19日,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总顾问杨健先生代表课题组在银发科技行业论坛上发布《隐形的守护:腾讯银发科技蓝皮书》*,以下是杨健先生的现场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关注老龄事业的伙伴,大家好!
我是腾讯研究院的杨健,很高兴跟大家在线上相聚,共同交流探讨银发科技的课题。我们这次发布会的主题叫**“科技守护,与老同行”**。
“与老同行”,最需要的就是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理解和共情。这些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社会对老年人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深化。从政府到社区、从机构到家庭,方方面面的人都在感同身受地体会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生理心理需求。
实事求是地讲,在这些方面,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经验都还不像照顾儿童那样丰富。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改变、心态情绪的起伏、生活习惯的认知,都需要我们深入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场景细节中,做“深度代入”的换位思考,才能让“与老同行”成为可能。
如果说“与老同行”是我们的理念和意愿,那么“科技守护”就是助力行动的重要方法。我们国家是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步入老龄社会的,这为我们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资源。在家庭越来越小、养老人力资源捉襟见肘的今天,我们更加迫切地希望能够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为康养产业提供支撑。
2018年,腾讯研究院启动了科技向善的研究项目,2019年,“科技向善,用户为本”正式成为腾讯的企业使命和愿景,科技向善的理念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2021年,腾讯提出新的战略“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决定拿出更多的科技和商业能力,为社会创造价值,解决社会问题。银发产业正是科技向善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最典型的应用场景之一,我们将会投入更多热情和创意,为之做出不断的努力。
过去一年来,腾讯研究院团队与SSV银发实验室、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合作,共同对国内智慧养老的政策、社会、行业、科技发展进行调研,并结合腾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对银发科技应用的探索,形成了这份**《隐形的守护:腾讯银发科技蓝皮书2022》**。坦率讲,在科技适老、智慧养老等领域,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上我们都是“新兵”,大部分工作还在早期探路阶段,希望更多的同行者指点和帮助我们,共同为推进智慧型老龄社会尽一份力量。
在这里,我想先跟大家简要分享这个研究报告的三个点。更加详细的报告内容后面会给到大家,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从社会角度看,对老年人的“全生命周期关怀”任重道远。
在银发科技的课题开展中,研究团队强烈地感受到,老龄化的速度和深度,跟我们这个社会应对它的准备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反差:在家庭的维度,我们看到,家庭在不断变小,三人和三人以上的家庭数量明显下降,独身、独居的比例明显增加;一旦老人出现严重健康问题,常常带来“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即便老人身体健康,随着年龄增长的居家安全和护理需要,也让小家庭中的年轻人负重累累。
在社区的维度,空巢老人的精神孤独成为共性问题,农村养老服务的缺失一时之间难以填补。在机构的维度,盈利难、招人难、人与机器衔接难的困境普遍存在。
再回到整个社会的维度,健康活力老人参与社会的热情还没有得到满足。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程度不断加深,亟需社会各界拿出更多的热情与创意去迎接挑战。
第二,从行业角度看,养老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升级,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养老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养老群体的需求,老年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更加重视养老质量,对于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智慧健康养老的需求加快释放,产品迭代更新层出不穷,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养老监护、康复辅助器具、健康管理、中医数字化、家庭服务机器人、智慧健康养老平台被越来越多的家庭、社区和机构所采用,但适老化不足、同质化过高、服务跟不上产品发展的情况同时存在。
第三,从技术角度看,信息技术在智慧健康养老领域的应用大有可为。
据统计,2021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领域新申专利共1116项,其中发明专利513项,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覆盖老人生命周期的方方面面,并且正在逐步从单一技术应用迈向多技术融合。
近年来,在政府机构的支持和指导下,腾讯携手各方力量,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提升产品供给、数据应用、健康管理、拓展场景、适老化设计、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探索。SSV银发科技实验室借力科技提升机构养老效能,以社区为支点构建一站式养老服务,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新与实践。腾讯的其他核心产品线也积极投身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数字福祉提供了便捷、实用的工具。
我想,银发科技的探索在这里还只是一个开端,还有更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还有更多的进步等待我们去实现。随着老年人世代更替,更大规模的60后、70后迈入老年期,他们的数字技能更好,数字需求更多元,数字创造力更旺盛。也许若干年之后我们回头来看,会觉得今天的讨论还是过于保守,这也正是我们把今天大会的主题定为“与老同行”的意义所在——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与个人生活的变迁是相伴而生、一路同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