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家门口的老博会”,上海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区率先启用“智慧健康体验中心”

“现在的移位机已经能整机防水,坐在上面就能洗澡”“装个电视盒子,就能在线上看病”……今天,随着虹口区首批“智慧健康养老体验中心”启用,一批热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不少老年人前来试用。

虹口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虹口区在全市率先启用6个“智慧健康养老体验中心”,择址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市民驿站、居委会办公室等,展示养老科技创新产业产品、推出适老化样板间。以家门口“不落幕的老博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和交流沟通平台,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数智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让更多老年人从养老迈入“享老”新阶段。

20240904063546897.webp

破解“不知道、不会用、不舍得”

虹口区是上海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区,截至去年底,全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户籍人口占比总人口达44.93%。

今年6月,虹口区民政局与市物联网行业协会合作,对全区8个街道197个居委会60周岁以上居民开展调查。调研显示,老年人对智能产品的接受度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不知道、不会用、不舍得”的共性难题。

作为老博会的补充和延伸,虹口区此次在社区中建设“智慧健康养老体验中心”,将方便老年居民接触、试用智慧养老产品,在破解共性难题的同时,通过一线应用及时掌握用户需求,反哺产品研发。

体验中心中,上海来逸得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海尔智慧康养服务的进社区项目颇受关注。创始人杨炳辉介绍,项目聚焦居家养老场景,推出智能卫浴、智慧睡眠、家庭医疗、“云陪伴”电视盒子等适老化改造模块,从细微处入手解决居家养老痛点。

譬如,智能沙发搭载了“弹动力”功能,只需按下遥控器,沙发底座便会向前慢慢倾斜,方便久坐后的老人起身。电视盒子则强调操作简单,开机后即可自动进入系统,通过数字按键就能实现子女远程陪诊就医、多种安防探测器自动推送报警信息等。该项目还将实景打造适老化改造样板间,“让老人们在看一看、用一用中适应智慧康养”。

上海梧桐人家负责人赵伟杰正在探索“管家式”智慧康养服务搭建模式,通过体验中心,团队把原本康养社区中负责生活、健康等职能的管家直接“送”进社区,让老人在习惯的场景下接受服务。

让产品更细分更有用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刘宝长期关注智慧健康养老。他感到,虹口区打造社区中“不落幕的老博会”,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加盟、市场运作”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举措。在推进过程中,还需要重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体验的逻辑和现实影响因素。

一方面,通过体验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加快迭代升级,适应不同年龄段等用户特征优化设计,精准对接需求。另一方面,在加强社区体验的基础上促进与医康养服务机构联动,让产品真正发挥效用。以医养为例,智能药盒的研发可联动医药机构,与处方相结合,提高老人按时按量服药的依从性。同时,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体验中心”展陈产品的区域分布和动态流转,更大范围惠及老年群体。此外,他建议社会各方协同发力,共同支撑高品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研发的可持续发展。据悉,虹口区正在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智慧健康养老实训基地,进一步提升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养老科技产品服务人员、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等养老服务人才的实操能力和业务水平搭建载体。

转自文汇报

相关阅读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