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布局建设百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北京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布局建设 100 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已验收 60 家,其余有序推进,且超额建成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融入适老化内容,已完成 1060 个小区改造,还有 600 余个在施项目。老楼加装电梯形成 “北京经验”,累计加装 4263 部。北京市多措并举,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2024 年 10 月 14 日,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成就专场发布会成功举行。会上,北京市民政局及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北京市在养老服务和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方面的卓越成就。截至 2023 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 494.8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22.6%,已然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为此,北京市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探索形成了以 “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 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北京正布局建设 100 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制定 “两指引一方案一协议”,形成区域建设、验收、效能评估管理闭环。截至 9 月 20 日,已完成验收 60 家,其余 40 家的建设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同时,今年计划建设养老家庭照护床位 2000 张,而各区已建成将近 6000 张,累计建设运营达 2.2 万张。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北京市同样融入了众多适老化改造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品质。截至 2024 年 8 月,已完成适老化改造的市属老旧小区 1060 个,还有 600 余个在施项目,惠及老年人群约 150 万人。改造单元门出入口无障碍设施和小区人行道坡化等约 1.3 万处。针对老楼加装电梯这一破解爬楼难题的关键举措,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和总结提炼,目前已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加装电梯 “北京经验”。具体包括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组织业主共同协商,寻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形成 “市级统筹指导、区级组织推进、街道具体组织实施、社区做好服务” 的四级推进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提出 “三就” 工作法,即 “一户申请就启动、达到比例就确认、协商一致就开工”。截至 8 月底,全市已累计加装电梯 4263 部,受益居民约 5 万户。
北京市通过多措并举深化改革,在养老服务和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为老年人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